蘋果餡餅這一美食最早是起源於奧地利哈布斯堡帝國的版圖區域,在瑪利亞特蕾西亞時代,蘋果餡餅在奧地利上流社會得到了推廣,成爲沙龍聚會上最受歡迎的“維也納糕點”。後來蘋果餡餅被歷代奧地利宮廷廚房所採用,成爲奧地利一道傳統的糕點和國菜。如今這種糕點的製作方法已經傳遍世界各地。

 

 

  據說,這種餡餅最早起源於阿拉伯,後經埃及、巴勒斯坦、敘利亞最後傳到土耳其。由於餡餅作爲口糧便於攜帶和長期存放,在土耳其奧斯曼征戰維也納的時候,成爲土耳其士兵必備的口糧。同時,土耳其人也將餡餅製作手藝帶到了維也納。最終,來自土耳其的餡餅在維也納得到了改良,奧地利稱其爲“Strudel”。

 

  Strudel名字由來

 

  在製作餡餅時,麪點師傅們在面案上,把這種甜品做的很長(甚至長的像一條蟒蛇),爲方便搬動和烤制,他們在烤盤上把它盤捲起來,然後放入烤箱烤制。英文strudel直接來自德語strudel,這個詞的德語原意就是“渦流”和“旋轉”之意。奧地利人就直接用Strudel命名這個糕點。這個名字對該甜品在製作和烤制過程的形態也是非常形象的描述。

 

  Strudel的演變

 

  在16世紀時,Strudel只是將麪皮螺旋纏繞成10至12層面餅狀,烘烤後在上面撒上白色糖粉。到了16世紀末,一些糕點店在Strudel中填塞不同的水果或者奶酪。在18世紀,Strudel的製作工藝發生了大的變革,麪糰放在桌上擀成薄薄的半透明麪皮,然後螺旋捲起來,並填塞不同的水果或食材,也就是我們今天品嚐到的Strudel。

 

  根據配方的不同,餡餅的麪皮可以是奶酪面,或者是土豆麪。基本上通過水、食用油、面混合後揉合而成。在製作麪餅時,麪皮越薄越好。最理想的狀態是:烘烤前,麪皮半透明,同時麪皮還要有韌性不宜撕裂。

 

  今天的Strudel根據不同的餡有很多種口味,比如酸辣味的、甜味的。其中,蘋果餡餅(Apfelstrudel)、奶油餡餅(Milchrahmstrudel)、果仁餡餅(Nussstrudel)、罌粟籽餡餅(Mohnstrudel)、奶酪餡餅(Topfenstrudel)最受歡迎。據說,在德國還有一種肉餡餅(Braetstru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