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鐘樓(Campanile)簡介_圖片_地址_遊玩指南-【義大利景點攻略】

 

  聳立在聖馬可廣場上,這座高98.6米的鐘樓建於15世紀末期,是威尼斯的城市座標及廣場建築羣空間構圖的重心。站在鐘樓,自頂端俯瞰可盡情觀賞威尼斯全貌,甚至可遠眺阿爾卑斯山。另外在整點時會五鍾齊鳴。

 

 

 

  威尼斯鐘樓(Campanile)簡介

 

  威尼斯鐘樓(Campanile)聳立於聖馬可廣場,這座由紅磚砌就、高98.6米的鐘樓建於十五世紀末期,它既是威尼斯城市的縱座標,也是廣場建築羣空間構圖的重心。站在這裏,自頂端俯瞰,可以盡情觀賞風光宜人的威尼斯城和潟湖全貌,甚至可以遠眺美麗的阿爾卑斯山。1609年,偉大的伽利略曾在這裏向威尼斯總督當納(Leonardo Don)展示自己發明的天文望遠鏡。當年要上鐘樓必須爬鐘樓內的斜坡,如今有部可容納14人的升降機,不過經常要排隊。如果正值整點時,身在鐘樓頂,就要小心五鍾齊鳴的巨響。

 

  首座鐘樓完成於1173年,當時是作爲燈塔,爲潟湖裏的船隻導航。中世紀時,它的任務較不光彩,專用來吊酷刑籠,犯人關在籠裏,有時甚至任由他們死在籠中。鐘樓的今貌可溯至16世紀初期,是彭恩(Bartolomeo Bon)在一次地震後所修復的。1902年7月14日,鐘樓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由於地基崩垮而突然倒塌,不過只殃及鐘樓下的前廊 (Loggetta)和看守人的貓。重建鐘樓的捐款如潮般湧至。翌年,一座“在原地、依原樣”建造的鐘樓開始鋪石奠基。新鐘樓於1912年4月25日(聖馬可日)啓用。

 

 

 

  今日所見的鐘樓,取代了1902年倒塌的那座。登鐘樓頂層可俯瞰全城風光。鐘樓頂部與背後的聖馬可大教堂(Basilica San Marco) 鐘樓下部——前廊於16世紀由珊索維諾興建,其古典風格的雕塑,與共和國的光彩相輝映。

 

  義大利古蹟衆多,有關方面剛保護了比薩斜塔,現在又忙着保護威尼斯鐘樓。威尼斯地方政府正在籌劃用鈦合金製成的金屬帶加固聖馬克廣場上的鐘樓,以防止它倒塌或變爲第2座“斜塔”,工程將耗資數百萬美元。

 

  聖馬克廣場鐘樓是威尼斯最著名的標誌性建築之一,高約99米,坐落於威尼斯大運河的入口處,俯瞰聖馬可大教堂與總督宮。

 

  之所以要拯救鐘樓,是因爲1939年出現在鐘樓上的一道小裂縫正在不斷擴大。眼下鐘樓暫無倒塌之虞,但威尼斯政府準備採取行動。“當這種情況(裂縫擴大)出現後,誰都無法預料會發生什麼,”維修行動負責人埃託雷·維亞說。

 

  根據計劃,一個用鈦合金製成的金屬帶將環繞這座鐘樓的底部。工程人員說,金屬帶將被安裝在地面以下1至3.5米處,不會影響其外觀。負責威尼斯水道及沿岸建築保護的機構認爲,使用鈦合金加固鐘樓效果好,而且比加註水泥對建築物的影響要小得多。這項工程將在2007年6月前展開,共需18個月完成,預計耗資778萬美元。

 

 

 

  威尼斯鐘樓(Campanile)地址

 

  地 址:聖馬可廣場

 

  威尼斯鐘樓(Campanile)遊玩指南

 

  交通

 

  水上巴士

 

  搭乘水上巴士藍線(Blu)至S.Zaccaria碼頭下船,然後步行5分鐘即到。

 

  搭乘水上巴士藍線(Blu)、橙線(Arancio)或紅線(Rossa)到S.Marco碼頭下船即到。

 

  門票

 

  12.5歐元,學生、老人享受優惠價7.5歐元

 

  (持有鐘樓票可以免費參觀Museo Correr、 Museo Archeologico Nazionale 、 Sale Monumentali della Biblioteca Marciana這三個博物館)

 

  開放時間

 

  10月 9:00-19:00

 

  11月至3月/4月(復活節) 9:30-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