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旅遊國家:芬蘭旅遊詳情介紹-【芬蘭自由行攻略】

 

  “芬蘭”這個名字源自於芬蘭西南的一個自18世紀以來被稱呼爲芬蘭本部的省份。“Österland”(東方之地)纔是對這塊瑞典東陲的土地的名字。在大約15世紀左右芬蘭纔開始變成“Österland”的同義詞。芬蘭人將自己的國家稱爲“蘇奧米”即沼澤地之國,芬蘭是聖誕老人的故鄉,最早的居民爲拉普人,故芬蘭又稱拉普蘭,芬蘭人遷入後,建立了芬蘭大公國。十二世紀後半期被瑞典統治。1809年俄瑞戰爭後併入俄羅斯帝國,成爲大公國。1917年12月芬蘭共和國宣佈獨立,成爲一個永久中立國。

 

  芬蘭地理位置

 

 

 

  芬蘭位於歐洲北部,地處北緯60度到70度之間,面積爲33.8145萬平方公裏,是歐洲第七大國。位於歐洲北部,北面與挪威接壤,西北與瑞典爲鄰,西臨波的尼亞灣,東面是俄羅斯,西南瀕波羅的海和芬蘭灣。

 

  芬蘭旅遊景點

 

  芬蘭堡

 

 

 

  芬蘭堡建於250多年前,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海上要塞,建在赫爾辛基外海上的一串小島上。芬蘭堡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芬蘭最爲著名的景點之一。 芬蘭堡由一位瑞典炮兵軍官奧科斯丁設計。1772年,他在靠近赫爾辛基附近的一系列島嶼上修建完成了一圈鏈式連接的防禦性城堡。但直到18世紀末,芬蘭堡的設計計劃才終於圓滿完成。

 

  赫爾辛基大教堂

 

 

 

  赫爾辛基大教堂(Tuomiokirkko)建於1852年,出自德國建築師恩格爾(CLEngel)之手。大教堂矗立於 赫爾辛基大教堂遊客聚集的參議院廣場(Senate Square)中心,教堂所在的高地高出海平面80多米。一眼望去,希臘廊柱支撐的乳白色教堂主體和淡綠色青銅圓頂的鐘樓十分醒目。

 

  巖石教堂

 

 

 

  赫爾辛基市中心的巖石教堂又名坦佩利奧基奧教堂。 巖石教堂卓越的設計極爲新穎巧妙,完成於1969年,是斯歐馬拉聶兄弟的精新傑作。 教堂是利用位於住宅 巖石教堂街的巖石高地建造而成,爲了不損及自然景觀,將巖石部份往下挖掘,教堂就建造在天然巖石中。

 

  芬蘭氣候

 

  芬蘭冬季嚴寒漫長,夏季溫和短暫,全國1/3的土地在北極圈內,其餘部分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從南至北,1月平均氣溫約-4~-16℃;7月氣溫16~13℃。年降水量約400-600毫米(三分之一爲霰和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