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猶未盡:一場穿越義大利中北部的文化盛宴

意猶未盡:一場穿越義大利中北部的文化盛宴

義大利,一個名字便足以喚起無限遐想。它既是古羅馬帝國的輝煌故土,也是文藝復興的璀璨搖籃。這一次的旅程,我們從永恆之城羅馬出發,一路向北,穿梭於歷史遺蹟、懸崖小鎮與藝術殿堂之間,最終抵達時尚之都米蘭,親身體驗了一場時空交錯的感官盛宴。

第一站:永恆之城羅馬——漫步在歷史的塵埃中

抵達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時,地中海熾熱的陽光便給了我們一個熱情的擁抱。這座被稱爲“永恆之城”的地方,每一步都踩在歷史上。

鬥獸場的殘垣斷壁在夕陽下泛着赭紅色的光,站在它的面前,幾乎能聽到兩千年前角鬥士的吶喊與觀衆的歡呼。穿過古羅馬廣場,凱旋門與神廟的石柱參差林立,它們曾是帝國政治與宗教的中心,如今雖只剩廢墟,卻依然能勾勒出昔日的宏偉藍圖。

特萊維噴泉(許願池)的人潮永遠熙攘,巴洛克式的雕塑羣華麗而富有動感。我們按照傳統,背對噴泉用右手將硬幣從左肩拋入水中,許下重返羅馬的心願。萬神殿是另一個奇蹟,巨大的穹頂中央開有圓洞,陽光如一道光柱傾瀉而下,照亮了拉斐爾等偉人的安息之地,其建築技藝至今仍令人歎爲觀止。

當然,還有梵蒂岡——這個世界上最小的國家。站在聖彼得大教堂的穹頂之上,整個羅馬城的景色盡收眼底。教堂內部,米開朗基羅的《哀悼基督》靜謐而悲憫,貝爾尼尼設計的青銅華蓋氣勢磅礴。西斯廷禮拜堂的天頂畫《創世紀》更是震撼人心,儘管脖子痠痛,但仰望那恢弘的畫面,只覺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第二站:天空之城 Civita di Bagnoregio——懸浮在時間之外的孤島

離開羅馬的喧囂,我們驅車前往位於拉齊奧大區的奇維塔迪巴尼奧雷焦,人們更習慣稱它連接的那座孤島爲“天空之城”。

穿過長長的步行橋,腳下的山谷瀰漫着薄霧,奇維塔如同海市蜃樓般漂浮在臺伯河谷的凝灰巖頂上。這座源於伊特魯里亞時期的小城,因地震與風化侵蝕而與世隔絕。城內街道狹窄,古老的石屋門楣上爬滿藤蔓,寂靜得只能聽到風聲和自己的腳步聲。這裏居民極少,僅有寥寥十幾人,彷彿時間在此凝固。站在懸崖邊眺望無垠的溝壑,才能真正理解宮崎駿爲何能從它身上汲取靈感,創作出《天空之城》。

第三站:中世紀明珠錫耶納——託斯卡納的紅色迷夢

進入託斯卡納地區,風景瞬間變得柔和。起伏的丘陵上點綴着筆直的柏樹和整齊的葡萄園。錫耶納就坐落在這片迷人的風光之中。

錫耶納是一座將中世紀風貌完美保存下來的城市。它的中心是貝殼形狀的田野廣場,廣場傾斜而下,是市民聚集和活動的核心。我們沿着狹窄的螺旋石梯登上曼吉亞塔樓,整個錫耶納城的紅褐色屋頂在腳下鋪展開來,遠處是綿延的託斯卡納田園風光。

錫耶納大教堂則是一座黑白交織的藝術傑作。其地面由56塊精美的大理石鑲嵌畫鋪就,講述了人類尋求救贖的故事。皮科洛米尼圖書館內色彩鮮豔的溼壁畫,以及教堂內米開朗基羅、貝爾尼尼等大師的雕塑作品,都讓人流連忘返。走在古老的街巷中,彷彿能聽到幾個世紀前Palio賽馬節的馬蹄聲與市民的歡呼。

第四站:文藝復興之都佛羅倫薩——在藝術中呼吸

“翡冷翠”,這個名字更添詩意。佛羅倫薩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整個城市就像一座露天的美術館。

聖母百花大教堂無疑是城市的標誌。布魯內萊斯基設計的巨大穹頂統領着天際線,喬託鐘樓纖細挺拔,而由吉貝爾蒂創作的“天堂之門”則閃耀着黃金的光芒。登上穹頂的過程雖艱辛,但當整個佛羅倫薩的紅瓦屋頂和遠處丘陵呈現在眼前時,疲憊瞬間煙消雲散。

學院美術館裏,米開朗基羅的《大衛》真品靜靜地佇立着。他肌肉的線條、專注的神情和完美的比例,展現着人體的力與美,令人肅然起敬。烏菲茲美術館則是一場視覺的饕餮盛宴: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與《春》洋溢着女神的柔美與生機;達芬奇的《天使報喜》細膩傳神;拉斐爾的《金翅雀聖母》充滿溫情……我們花了整整一個下午,仍覺意猶未盡。

傍晚時分,我們來到米開朗基羅廣場。夕陽的金光灑在阿諾河上,老橋橫跨兩岸,遠處的聖母百花大教堂穹頂清晰可見。這一刻,整個佛羅倫薩都沐浴在溫暖的光輝中,美得令人窒息。

第五站:奇蹟廣場上的斜塔——比薩

從佛羅倫薩出發,短暫的火車旅程便將我們帶到了比薩。我們的目標明確——奇蹟廣場。

潔白的比薩斜塔、大教堂、洗禮堂和墓園共同構成了這片宏偉的建築羣。親眼見到斜塔時,還是會爲它的傾斜程度感到驚訝。遊客們紛紛擺出各種“推塔”或“支撐”塔的創意姿勢拍照,形成了一道有趣的風景線。我們選擇了登上斜塔,越往上走,傾斜感越明顯,站在塔頂俯瞰廣場和城市,一種奇妙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第六站:五彩斑斕的懸崖樂章——五漁村

沿着利古里亞海岸繼續前行,我們來到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爲世界遺產的五漁村。這是五個依山傍海的小村莊:蒙特羅索、韋爾納扎、科爾尼利亞、馬納羅拉和里奧馬焦雷。

我們乘坐小火車穿梭於村落之間。每個村子都有其獨特的魅力:

蒙特羅索擁有五漁村中唯一真正的沙灘,適合遊泳曬太陽。 韋爾納扎的小港口停泊着彩色小船,沿着陡峭的階梯向上,可以拍到經典的明信片角度。 科爾尼利亞坐落在高高的懸崖上,需要攀登數百級臺階才能抵達,但山頂的葡萄園和海景視野絕佳。 馬納羅拉是五漁村的明星,傍晚時分,當燈火點亮,密密麻麻的彩色小屋鑲嵌在黑色懸崖上,倒映在深邃的海水中,構成了一幅無比浪漫的畫面。 里奧馬焦雷規模較大,“愛之路”曾是最著名的徒步小徑,可惜我們去時因山體滑坡而關閉。

在這裏,我們品嚐了當地特色的炸海鮮、青醬意麪和著名的五漁村白葡萄酒。坐在懸崖邊的餐廳裏,吹着地中海的海風,看着夕陽沉入海平面,感覺整個世界都慢了下來。

終點站:時尚與古典交融之都——米蘭

旅程的最後一站是米蘭,義大利的經濟引擎和時尚之都。

埃馬努埃萊二世拱廊是米蘭的客廳,玻璃穹頂下遍佈着豪華商店和咖啡館。穿過拱廊,雄偉的米蘭大教堂赫然出現在眼前。這座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築,如同一件巨大的白色蕾絲雕刻品,135個尖塔和數千個雕像令人眼花繚亂。我們登上教堂屋頂,在密密的尖塔林中穿行,近距離欣賞那些精美的雕塑,感受着建築的宏偉與精緻。

在感恩聖母教堂內,我們懷着朝聖般的心情觀看了達芬奇的曠世名作《最後的晚餐》。儘管需要提前很久預約且觀看時間嚴格受限,但能親眼目睹這幅描繪基督說出“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出賣我了”那一刻人物微妙神態的壁畫,一切都值了。

斯福爾扎城堡記載了米蘭的歷史滄桑,而最後的晚餐所在的聖瑪麗亞感恩教堂也靜默地訴說着過往。米蘭將古典藝術與現代時尚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爲我們的旅程畫上了一個豐富而圓滿的句號。

旅途迴響

從羅馬的帝國餘暉到五漁村的明媚色彩,從佛羅倫薩的藝術巔峯到米蘭的現代活力,這趟穿越義大利中北部的旅程如同一幅層次豐富的油畫。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獨特的性格與故事,它們共同構成了義大利無與倫比的魅力。

“一次旅行遠遠不夠”——這或許是所有離開義大利的旅者共同的心聲。這片土地的魅力,足以讓人魂牽夢繞,期盼着下一次的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