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亞北部環線遊獵日記

坦桑尼亞北部環線遊獵日記

啓程:阿魯沙,遊獵之門

清晨的阿魯沙城籠罩在薄霧中,空氣中飄散着木炭和熱帶植物的氣息。我們下榻的旅館坐落在梅魯山腳下,從陽臺可以望見這座海拔4566米的火山輪廓。阿魯沙作爲坦桑尼亞北部遊獵環線的起點,街道上隨處可見準備出發的遊獵車輛和充滿期待的旅行者。

我們的嚮導約瑟夫準時在酒店大堂等候。這位經驗豐富的馬賽嚮導有着十年帶領遊客探索國家公園的經歷。他仔細檢查了我們的行裝,特別提醒要帶上防曬霜和 binoculars(雙筒望遠鏡)。上午八點,我們乘坐改裝過的陸地巡洋艦開始了爲期七天的遊獵之旅。車輛頂棚可以升起,方便站立觀察動物,車內備有充足的飲用水和充電設備。

第一站:塔蘭吉雷國家公園

從阿魯沙出發,行駛約兩小時,地貌逐漸從城鎮轉變爲廣袤的稀樹草原。塔蘭吉雷國家公園以其標誌性的猴麪包樹聞名。這些巨大的樹木散落在草原上,有些樹齡超過千年,粗壯的樹幹需要數人才能合抱。

“看那邊,”約瑟夫突然指向左側,壓低聲音說,“一羣非洲象。”大約二十頭大象正緩慢地向塔蘭吉雷河移動,其中包括幾隻幼象,它們緊貼在母親身邊。我們保持安全距離觀察,能清晰地聽到它們撕扯樹葉和相互呼喚的聲音。

在塔蘭吉雷的亮點包括:

大象羣聚:旱季時,塔蘭吉雷河沿岸聚集了數百頭大象,是東非最密集的象羣之一
鳥類天堂:記錄了超過500種鳥類,包括色彩鮮豔的 lilac-breasted roller(紫胸佛法僧)和 kori bustard(灰頸鷺鴇)
古老巖畫:在公園邊緣的巖石庇護所中,保存着數千年前桑人部落留下的巖畫

午後,我們在公園指定的野餐區午餐,周圍有蹄兔在巖石間跳躍。遠處,一羣長頸鹿以優雅的姿態啃食金合歡樹的葉子,它們的長舌頭巧妙地避開尖銳的荊棘。

塞倫蓋蒂無垠的草原

前往塞倫蓋蒂國家公園的路程較長,但我們沿途的風景不斷變化。經過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邊緣時,約瑟夫指給我們看馬賽人的村莊——許多圓形泥屋環繞而成的小聚落,周圍有用荊棘圍起來的牲畜欄。

進入塞倫蓋蒂後,景觀豁然開朗。這片世界遺產地面積達14763平方公裏,意爲“無邊的平原”在馬賽語中。我們到訪時正值角馬產仔季節,草原上隨處可見新生的角馬幼崽。

在塞倫蓋蒂的三天裏,我們見證了令人難忘的景象:

日出遊獵:清晨五點出發,在黎明時分觀察獵豹和獅子開始一天的活動
河流橫渡:在格魯米提河畔,觀看角馬和斑馬羣冒險渡河,鱷魚在渾濁的水中潛伏
捕食瞬間:一次幸運的觀察中,我們看到一隻母獅成功捕獵疣豬的全過程

一天傍晚,我們入住塞倫蓋蒂中部的遊獵旅館。從房間的陽臺可以直接看到草原上動物的活動。入夜後,遠處傳來鬣狗的叫聲,星空無比清晰,南十字星座懸掛在天幕上。

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天然的動物園

離開塞倫蓋蒂,我們向南前往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通往火山口邊緣的道路陡峭曲折,但當火山口全景展現在眼前時,所有人都被震撼了——這個世界上最完整的破火山口直徑約20公裏,壁深600米,內部自成生態系統。

駕車沿陡坡下到火山口底部,氣溫明顯變化。火山口底部面積260平方公裏,生活着約25000頭大型動物。由於火山口壁的阻擋,大多數動物常年居住在此,不進行遷徙。

在恩戈羅恩戈羅的探索中,我們觀察到:

瀕危物種:珍貴的黑犀牛在遠處喫草,通過望遠鏡能清晰看到它們獨特的鉤狀嘴脣
湖泊生態:馬加迪湖是火烈鳥的覓食地,粉紅色的鳥羣與藍色的湖水形成鮮明對比
森林探祕:勒拉伊森林是許多大型貓科動物的日間休息地,我們發現了在樹下乘涼的獅羣

午餐時,我們在欣加湖附近指定的野餐區就餐,周圍有斑馬和角馬在喫草,幾隻黑背豺在遠處徘徊,等待機會撿拾食物殘渣。

曼雅拉湖國家公園:鳥類與猴羣的天堂

行程的最後一站是曼雅拉湖國家公園。這個公園位於東非大裂谷懸崖底部,以其多樣的生態環境而聞名——從乾旱的草原到地下水林,從鹼性湖泊到茂密的森林。

曼雅拉湖最著名的居民是爬樹的獅子。約瑟夫告訴我們,這些獅子習慣在樹上休息,可能是爲了躲避採採蠅或獲得更好的視野。雖然我們沒能看到這一奇觀,但公園其他豐富的生物讓我們不虛此行。

在曼雅拉湖的體驗包括:

觀鳥天堂:記錄了400多種鳥類,特別是成千上萬的火烈鳥、鵜鶘和鸛類
猴羣觀察:大批狒狒和藍猴在林間活動,我們觀察到它們複雜的社會行爲
自行車遊獵:在公園指定區域,我們有機會騎自行車觀賞野生動物,這種體驗在坦桑尼亞國家公園中頗爲獨特

下午,我們駕車沿着湖岸行駛,看到河馬羣在淺水區休息,只露出眼睛和耳朵。約瑟夫分享了一個有趣的事實——河馬雖然看起來笨重,但在短距離內奔跑速度可達30公裏/小時,比人類快得多。

歸途:返回阿魯沙的思考

返回阿魯沙的路上,我們經過了一些當地市場和小村莊。馬賽婦女穿着色彩鮮豔的shuka(傳統布料)出售手工藝品,孩子們笑着向我們揮手。這種與當地文化的短暫接觸讓我們對坦桑尼亞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回顧這七天的旅程,我們累計行駛了超過1000公裏,記錄了67種哺乳動物和近200種鳥類。但數字無法完全表達站在非洲草原上,目睹野生動物自由生活的震撼。

這次旅行留給我們的不僅是照片和回憶,還有對自然保護的深刻思考:

生態平衡:每個國家公園都有其獨特的生態系統,物種之間相互依存
保護挑戰:偷獵、棲息地減少和人類與野生動物衝突仍然是嚴峻的問題
旅遊責任:負責任的旅遊——保持距離、不干擾動物、支持當地社區——對保護這些珍貴環境至關重要

傍晚時分,我們回到了阿魯沙的旅館。梅魯山的輪廓在夕陽中顯得格外清晰,一羣鳥兒飛過頭頂,向着我們剛剛探索過的荒野方向飛去。坦桑尼亞北部環線的遊獵之旅結束了,但這些廣闊的土地和其上的生命將繼續它們古老的生活節奏,年復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