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華沙美人魚旅遊景點介紹-【波蘭景點攻略】

在波蘭首都華沙維斯瓦河西岸,矗立着一座人身魚尾的青銅雕塑,這就是英雄城華沙的象徵——華沙美人魚。華沙美人魚身上,寄託着波蘭人民對自由、幸福的渴望。在法西斯強盜入侵期間,美人魚塑像被妥善保存起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後,華沙人民纔將她重新安放在河畔。
華沙美人魚基本介紹
美人魚銅像高約2.5 米,是波蘭著名女雕塑家盧德維卡·尼茨霍娃的作品,1938 年建成。美人魚的上身是位端莊文靜而又英俊無畏的美麗少女。她頭髮捲曲,眉清目秀。右手舉寶劍過頂,左手執盾牌護身,雙目凝視遠方,眉宇間洋溢的浩然正氣,表現出波蘭民族堅貞不屈的性格。堅實的碑座將美人魚塑像高高託起,更突出了她那英勇無畏的身姿。
華沙美人魚描述
人魚的上身半裸,五官端正,肌體豐滿,是個美麗、溫柔的姑娘。而她雙腿外側披着的魚的鱗翅、用力上翹的魚尾,都顯示出其內在蘊含的力量。那魚鱗好似戰士的鎧甲,魚翅好似鋒利的寶劍,美人魚儼然是一位披掛上陣的戰士。美人魚雕像成功地體現了力與美的結合。
華沙美人魚相關介紹
世界上有不少地方也有美人魚雕像,美人魚都是雙腿連在一起,形成一個魚尾。但華沙美人魚卻有着分明的兩條腿,腿的邊沿雕成魚的鱗翅,在腿的終端才合成魚尾。整座雕像集俊美與力量於一身,靜中有動。少女的上身稍向後挺立,給人以穩健之感;而她手持寶劍舉過頭頂,向後上方翹起的魚尾好像尾舵,再加上雙膝和尾部的海浪波紋,都給人以前進的感覺,好像航船已沿着明確的航向破浪前進,使人產生必勝的信念,給人以極強的感染力。
華沙美人魚的傳說
很久以前,華沙有一個美麗的姑娘,她勤勞而善良。當她18歲時,外國侵略者入侵波蘭。殘暴的敵人燒燬了城市,搶劫了村莊,殺死了無辜的老百姓,同時也抓走了這位年輕的姑娘。爲了給親人報仇,爲了不致遭到敵人的毒手,在一個烏雲翻滾的夜晚,她機智而勇敢地從敵人的魔窟中逃了出來。但是不幸被敵人發現,敵人在後面緊緊地追趕着她,姑娘奮力向前飛奔,當她逃到維斯杜拉河畔時,奔騰的河水攔住了她的去路。在侵略者瘋狂的嚎叫面前,姑娘並沒有屈服:“狗強盜,我死也不能再落入你們手中!”縱身一躍,就投入了滾滾的河水之中,化爲一條金色的鯉魚,鑽入河底。事情過了很久,外國侵略者又一次入侵波蘭。姑娘拿起武器帶領大批鯉魚化爲人身,離開了水面。她們一手持着盾牌,一手揮舞利劍,和侵略者進行了殊死的搏鬥。侵略者終於失敗了,可是可愛的姑娘也英勇地犧牲了。人們爲了永遠紀念她,就在維斯杜拉河畔建立了這尊雕像。美人魚的塑像是波蘭人民英勇不屈精神的象徵。在華沙美人魚身上,寄託着波蘭人民對自由、幸福的渴望。在法西斯強盜入侵期間,美人魚塑像被妥善保存起來,直到革命勝利後,華沙人民纔將她重新安放在河畔。
華沙美人魚相關歷史
華沙第一個美人魚銅像建於1855年,位於華沙古城市場中心。目前聳立在維斯瓦河畔的美人魚銅像,比第一個銅像大很多,姿態也更加優美。它是由波蘭著名女雕塑家盧德維卡 · 尼特斯霍娃於1934年以波蘭女英雄什塔海爾斯卡爲模特創作的,1937年建成。在希特勒德國侵佔波蘭期間,美人魚銅像悄然失蹤,直到波蘭解放後才重新出現。原來,在德國法西斯軍隊入侵前,人們把這座銅像拆卸掩埋,精心保護起來。波蘭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人們把她重新豎立在維斯瓦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