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伐克旅遊喀爾巴阡山脈圖片在線欣賞-【斯洛伐克攝影攻略】

斯洛伐克地勢較高,領土大部分位於西喀爾巴阡山山區,西南和東南有小片平原。北部是西喀爾巴阡山脈較高的地帶,大部分海拔1000-1500米,山地佔據了國土的大部分地區。 該國最高的山峯是塔特拉山,也是喀爾巴阡山脈最高峯,海拔2655米,位於該國和波蘭的邊界。
歐洲中部山脈。在多瑙河中遊以北。西起奧地利與斯洛伐克邊界多瑙河峽谷,向東呈弧形延伸,經波蘭、烏克蘭邊境至羅馬尼亞西南的多瑙河谷的鐵門峽谷。全長1450千米。人們習慣上將呈弧狀分佈的山脈分爲西、南、東三部分。多數山峯一般在海拔2000米以下,最高點是西喀爾巴阡的格爾拉赫峯,海拔2655米,冰川地貌僅限於少數高聳山峯。
主要可分3條地質構造帶。外帶是由頁岩、砂巖組成,爲山頂渾圓、山坡平緩的中山地貌;中帶由結晶岩和變質岩構成,地勢較高,多呈塊狀山;內帶爲火山巖構成的山脈。河流主要屬黑海水系,主要是多瑙河及其支流。
喀爾巴阡山脈並非連續不斷,而是分成了幾個山羣。它僅有少數山峯高於2500米,沒有常年積雪的山峯。多瑙河是阿爾卑斯山和喀爾巴阡山的分界,也是喀爾巴阡山同巴爾幹山區的分界。奧德河與摩拉瓦河谷地將其同西里西亞及摩拉維亞分開。喀爾巴阡山也是黑海和北部諸海的分水嶺。
喀爾巴阡山脈地處東、西歐的分界線上,這一情況在其氣候特點中也得到反映。它的氣候,冬季受來自東方和東北方的極地-大陸性氣團的控制,而其他各季受來自西方的海洋性氣團所主宰。在有些低窪地區,明顯地是在特蘭西瓦尼亞高原,年總降水量不足600毫米,而在海拔800米的山區降水量約爲1143毫米,在最高的山上降水量可達1651-1778毫米。年和月的平均氣溫根據當地海拔高度不同而不同,且沒有一定的變化比率。
喀爾巴阡山脈水的徑流大多(約佔90%)注入黑海。該山脈僅有北坡與波羅的海連接。發源於該山脈較大的河流有維斯杜拉河和聶斯特河以及多瑙河的支流,如瓦赫河、提薩(Tisza)河,奧爾特河、錫雷特(Siret)河、普魯特(Prut)河等。喀爾巴阡山脈諸河流的特點是雨-雪型水勢;高水期爲春季3-4月和夏季6-7月,通常是後一時期水勢更加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