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旅遊之感受二戰歷史痕跡-【波蘭窮遊攻略】

波蘭擁有氣候宜人的波羅的海港灣,風景旖旎的喀爾巴阡山區,巧奪天工的維利奇卡鹽礦每年都吸引無數遊客慕名前來。當地人非常懂得去保護生態環境視樹林爲生命,森林的覆蓋率高達30%,如果初到波蘭一定會被當地景色所迷醉。但是誰有知道最早的波蘭曾受戰亂幾乎滅國,今天小編帶大家感受下二戰給波蘭遺留的歷史痕跡。
波蘭的地理位置是夾在蘇德兩強之間,19 世紀就曾三次被俄、德、奧瓜分,使其從地圖上消失。一戰後復國,二戰中又橫遭德、蘇入侵,二戰後雖爲戰勝國,卻整個疆土西移,淪爲前蘇聯的附庸。波蘭民族深受戰爭之痛,至今仍可感受到波蘭人的強烈愛國主義感情。二戰結束了,歷史又在延續。回顧歷史,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今天歐洲的複雜關係。
在波蘭幾乎每個城市都有二戰紀念碑。到華沙旅遊,一個不可不看的地方是離中國駐波大使館不遠處的華沙起義紀念碑。
1944 年8 月1 日,蘇軍已進入反攻,德軍節節敗退。當蘇軍兵臨華沙城下時,波蘭的地下抵抗組織發動了華沙起義,企圖由波蘭人自己從德寇手中收復華沙,迎接蘇軍入城。由波蘭人收復自己的首都,這對波蘭人的民族榮譽至關重要,同時,這也是蘇聯和英美法角力的重要一役:起義是由效忠於在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的人士領導的,如果勝利,戰後他們就會佔據有利的地位。
他們原以爲只需戰鬥數日,便可配合蘇軍入城,殊不料蘇軍遲遲不肯渡過維斯瓦河,在強大的德軍攻勢下,起義最後在1944年10 月2 日被鎮壓下去。德軍隨後對華沙進行了屠城。希特勒叫囂要將華沙“夷爲平地”。
黨衛軍頭領希姆來說:“這座城市必須完全從地球上消失,⋯⋯每塊石頭都要敲倒,每座建築都要毀掉。”華沙的名勝古蹟,宮殿文物,圖書檔案,無一倖免。85% 以上的建築慘遭破壞,損失無法計算。起義軍死傷共2萬人,其中1.5 萬人被殺。市民有20 萬人慘死,70 萬人被逐。這真是極爲慘烈的一幕。波蘭人痛恨希特勒德國,自然不在話下,但近年來他們更怪罪於前蘇聯,他們認爲,蘇軍最高統帥部故意在華沙城下按兵不動,讓德國納粹有機會放手屠殺波蘭人,是 “借刀殺人”計,他們不希望倫敦波蘭流亡政府領導的起義獲勝,他要扶植波蘭的親蘇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