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極光美食家

走下火車時,看着阿比斯庫悠悠飄零,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的大雪,第一次感到心裏這麼安靜。

我們一行四人,都是南方孩子,曾無數次幻想過走下火車時的狀態,或興奮或忐忑,或冷得瑟瑟發抖,卻不曾想真正踏上這冰雪天地時,只剩相對無言。

我們要來看看天上的顏色。

北地看雪

不知是否爲了迎接我們的到來,接連大雪的阿比斯庫難得迎來了好天氣。

爲了不辜負北地的陽光,我們一早便做好攻略,穿上特製雪靴,預備走一次深度的雪林遠足。全身上下只露出一雙眼睛的我踏雪而行,連腳下傳來嘎吱嘎吱的響聲都聽得不太真切。初始面對這片白色天地的手足無措,早已被童心與好奇代替。不安分的頭頸左轉右轉,只怕錯過沿途風景,遠處像雪又像雲的山峯、邊角凌厲內核柔軟的U型山谷、近處縱橫交錯的樹杈圍繞、麋鹿狐狸的可愛腳印,無一不讓我心馳神往。

 

愈往雪林的深處行進,愈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的腳步停留在託訥湖前,走的最遠的同學也是向着湖對岸走了一段便返了回來。問他爲什麼,便說:“太安靜了,怕吵到別人。”可分明當時的他,身邊一個人都沒有啊。

 

上天看光

 

阿比斯庫天空站被讚譽爲地球上最好的極光觀賞點,過去幾十年間不知有多少知名的極光照片便是出自這裏。我們四人也難免落次俗套,預約了天空站晚餐,夢想來次餐桌畔談笑間的極光之旅。

 

我們住在山腳。上天空站確是不易,深夜時分半個小時幾乎毫無保護措施的纜車,不談大風吹得座椅搖搖欲墜,時刻擔心會不會跌落腳下萬丈懸崖,單是四周迷霧環繞的詭異氣氛便讓我們緊張到了極點。天空站上無活水,可以想見晚餐的食材、飲料,大概也經歷過這麼一次纜車驚魂吧。

 

從8點到11點,嚮導口中蹦出最多的詞便是patience。當然啦,菜一道道上,我們也便一道道喫,外頭雪虐風饕,屋內溫暖安逸,談笑風生間也不算無聊,但是心頭還是有絲小小的失望。午夜12點時,也不知是否我等耐心感動了老天,嚮導突然喊我們快去高臺上。走出房門一看,原先的濃霧不知何時已散去,只見滿天繁星竟隱隱有銀河之勢,北極星耀眼閃爍,雙子座射手座皆清晰可見,只待一道橫跨天空的北極光。

 

最先它的聲勢並不駭人,只是悠悠地如波浪般從遠方掃過來。但不知怎的,我一眨眼,綠色的光芒便猛然間跨過天際,由淡綠的一道變成了無數束綠熒光,在星空的照耀下抖動閃爍,好似一羣帶電粒子的癲狂舞蹈。我在這須臾之間突然不知該想什麼,該做什麼,真真愣了半刻,才反應過來擺弄三腳架上的相機。

 

 

 

斯京喫飯

在阿比斯庫結束了5天行程後,我們四人回到了斯德歌爾摩。斯德歌爾摩是旅途的最後一站,我們想到此生竟有緣相見阿比斯庫的極光爆發,仍是興奮異常,再加上這幾天喫的實在不算太好,便計劃能在瑞典首都大快朵頤一次。我們便訂了一家位於皇宮附近,叫作Pubologi的米其林推薦餐廳。

用餐這事兒最是走心。這些年也算喫過些星,但這家無星餐廳卻給了我一次好感度十足的驚喜體驗,也不知其中有無極光的功勞。同店主寒暄幾句後,他便進了廚房吩咐準備。隨後,算上小食甜點兩道,共計八道料理輪番上陣,每一道都會詳細講述用料選材及製作過程,此外六份配酒也獨具匠心並有挑選理由。模式算是中規中矩,但菜品時有創意,單列兩道有意思的。

一是小食中的調味蘿蔔,小指大小,一頭蘸上了層炸雞皮增加口感,一頭不再加工,以方便抓取。我一個慕尼黑留學生長長久久沒喫到過什麼正宗中餐,光是看到雞皮二字就早已好感滿滿,食指大動,再一入口,調味妥當,新鮮蘿蔔的充盈水分與炸雞皮的酥脆口感混合在一起,當真是人間美味。

 

 

二是煙燻韃靼牛肉,混上牛骨髓和土豆泥,佐以洋蔥皮、魚籽、榛子等配料。不知經過什麼處理,牛肉不腥不膩,雖然已被攪碎,但齒間依舊能清晰感受到肌肉紋路。榛子這類堅果特有的香味令人着迷,舌頭與上口腔摩挲間還能微微體會到牛骨髓特有的沙沙感,隱藏其中的魚籽爆漿更是驚喜,連我這種不喜歡洋蔥味的人都能喫得津津有味。稍有敗筆在此道配酒是巴萊斯科產區13年的巴貝拉,感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