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歐洲
中東非
英國
美加
紐澳
墨西哥
南美洲
極地
其他區域
首頁
風俗禁忌
風俗禁忌
戶外活動的生薑妙用
(by 04.11.2008)
治牙痛:當發生牙痛時,可取生薑一片,咬在痛處,能迅速緩解疼痛。如有必要,隔段時間換一塊,效果會更好。 防凍瘡:容易發生凍瘡的皮膚,可用生薑汁反覆塗擦,增加抗寒能力,避免引發凍瘡。 治關節疼痛:口服適量生薑,或用生薑汁塗擦患處,均能改善關節活動能力,明顯緩解疼痛、腫脹、僵硬等症狀,且無任何副作用。 防暈車、船、飛機等:爲避...
查看全部
旅行自救小技巧
(by 04.11.2008)
旅行途中,保持健康的身體很重要,旅遊者應該掌握一些常見病症的處理辦法,以便在遇到突發情況時,冷靜對待、保持樂觀。 暈車 有的旅客在外出乘車(船)時容易發生頭暈、噁心、嘔吐等暈車(船)綜合症。這時,可在出發前半小時服用暈海寧、苯海拉明等藥物;同時注意旅遊前夜保持充足睡眠,乘車當天不要喫得過飽;最好坐在車輛中部,靠近窗口的位置...
查看全部
泡溫泉的注意事項
(by 04.11.2008)
溫泉,是冬天裏一場溫暖的盛宴,這個季節泡湯,閒情更多、逸緻更濃。但也由於溫差過大,溼度不夠等因素,導致該季節的溫泉之旅,應比其他三季更小心。 泡前注意 1.泡湯之前,應取下佩戴的金屬飾品,否則會與溫泉裏的礦物質產生化學反應,造成佩飾變色。 2.空腹或太飽時請勿入浴, 以免出現頭暈、嘔吐、消化不良、疲倦等症狀。 3.高血壓和心腦血管...
查看全部
急性高原反應應對辦法
(by 04.11.2008)
海 撥在3000米以上的地區,稱爲高原地區。其特點爲氣壓低,空氣中氧的濃度也低,易導致人體缺氧,引起高原病包括急性高原反應、高原肺水腫、高原腦水腫 等。短時間內進入3000米以上高原均可產生頭痛、頭昏、心悸、氣短等反應。重者還有食慾減退、噁心、嘔吐、失眠、疲乏、腹脹和胸悶。檢查有口脣輕度發紫 及面部浮腫等。稱爲急性高原反應。 對急性高原病...
查看全部
帶寶寶出遊的注意事項
(by 04.11.2008)
帶寶寶出門旅遊雖然麻煩,但偶爾讓幼兒呼吸郊外的新鮮空氣,對寶寶的健康及精神都有幫助。爲不讓全家的出遊計劃敗興而歸,醫學專家提出下列建議事項: 1.未滿月或剛病癒的寶寶儘量不要出門,如非要出門最好事先詢問醫師的意見,並儘量讓行程中有足夠的休閒時間,以配合寶寶平日的作息時間。 2.使用配方奶粉的寶寶,出門一定要攜帶足夠使用的嬰兒...
查看全部
出遊千萬別忘了防曬
(by 04.11.2008)
出門在外,少不了曬大太陽。因此,出遊者千萬別忘了防曬。 市面上的防曬乳,以SPF號碼分成不同的檔次;號碼越大,保護功效越長。通常,防曬乳的保護時間,是SPF號碼乘以十五分鐘,像SPF8號的防曬時間是一百二十分鐘。當然,皮膚在陽光下的承受力是因人、因時段和緯度而異的。 如果你到山裏玩,只須作一般性的防曬,選擇SPF8的防曬乳...
查看全部
出鼻血怎麼辦
(by 04.11.2008)
1.出鼻血時不要驚慌,頭不要往後仰,也不要低頭,而應讓血液順利地從鼻腔流出。用冰袋敷鼻樑及前額,這樣可以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而止血。 2.把雙側鼻翼捏向鼻中隔,一般壓迫3至5分鐘,出血就會停止。 3.用細繩扎住無名指根部,左鼻孔出血扎右手,右鼻孔出血扎左手。如無細繩,用手捏住也可以。 4. 用拇指和食指捏患者腳後跟(踝關節與足根骨之間...
查看全部
朝鮮族的禮俗禁忌
(by 04.11.2008)
朝 鮮族有熱情待客、尊老愛幼的傳統。客人進門前,要先乾咳一聲,或以“在家嗎?”向主人示問;脫鞋進門,進門上炕;對長者起立讓坐,爲長者讓路;讓客人喫飽 喫好;客人喫飽,湯匙應放在桌上,或放在湯碗內;請客喫飯,主人要奉陪到底,不在客人之前離席;對稀客、貴客要以酒相待;節日飲食要與鄰居分享。 朝鮮族家庭禮節嚴格,講究父慈子孝,晚...
查看全部
傣族風俗禁忌
(by 04.11.2008)
西雙版納是中國小乘佛教集中之地,因此,傣族的風俗禁忌大多與佛教有關,到西雙版納旅遊應該注意的有以下幾點:遇上傣族羣衆在祭祀寨神時,千萬別進寨子。不能摸小和尚的頭。進寺廟參觀一定要脫鞋。 進了傣族羣衆家,千萬不能窺看主人的臥室,也不能從火堂的三角架上跨過。
查看全部
聯合國告訴您:出行日本的文化禮儀
(by 04.11.2008)
聯 合國是當今世界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權威性的國際組織,在促進世界各國經濟、科學、文化的合作與交流方面,發揮着積極作用。根據聯合國“進行國際合 作,解決國際間經濟、社會、文化問題”的宗旨,其相關機構會不定期發佈前往特殊國家的文化注意事項(Cultural Tips),方便致力於國際間經濟、社會、文化交流的人員入鄉隨俗,充分尊重目的地人...
查看全部
異國迎新年怪趣習俗
(by 04.11.2008)
新年不僅意味着禮物、香檳和絢爛的焰火,許多國家還有着獨特有趣的新年習俗。 英國:放“舊年”迎“新年” 新年鐘聲敲響後,英國人會把屋子的後門打開,將“舊年”放出;再把前門打開,將“新年”迎進來。 此外,新年寄賀卡的習俗也起源於英國。第一張新年賀卡於1843年在倫敦誕生。 蘇格蘭:燃燒瀝青桶 在蘇格蘭,人...
查看全部
越南旅行作客須知
(by 04.11.2008)
越南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除越(京)族外,還有岱、傣、芒、儂、苗、瑤、土、哲、高棉、馬拿、色登等60多個民族。在這樣一個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國家,各民族在衣食住行方面保持了一些各自不同的風俗習慣。但是,從總的方面來說,越南人接人待物的禮儀還是大同小異的。 越南人很講究禮節。客人進家要先向主人一家打招呼問好,點頭致意或行握手禮。越南人多信...
查看全部
回族的禁忌習俗
(by 04.11.2008)
回族的禁忌習俗主要有三大類,禁食豬、狗、驢、騾、馬、貓及一切兇猛禽獸,自死的牲畜、動物以及非伊斯蘭教徒宰的牲畜;禁止抽菸、喝酒等; 禁止崇拜偶像、禁止玩賭,禁止放高利貸等。 一 回族的禁豬習俗、禁食自死物及其他飲食習俗 豬是回族羣衆最爲敏感的一個問題,也是 回族風俗習慣中最主要的問題之一。長期以來,無論遇到什麼壓力和阻力,始終未...
查看全部
澳大利亞禮俗禁忌
(by 04.11.2008)
澳 大利亞是個現代化的移民國家,政府當局大力提倡栽花種草、保護環境,所以這裏的每一座城市都像花園一樣美麗。該國現有人口1733.6萬,英國和其他歐洲 國家的移民後裔約佔總人口的95%,官方語言爲英語。居民中信奉基督教的佔98%,少數人信奉猶太教,伊斯蘭教和佛教。 服飾禮儀 澳大利亞男子多穿西服,打領帶,正式場合打黑色領結;婦女一年四季多穿裙...
查看全部
佛教寺院常識及遊覽禁忌
(by 04.11.2008)
佛教寺院是旅途常見的懷古發幽之處,瞭解一些基本的宗教常識和禁忌,會讓旅遊的底蘊更豐富。 三門殿 寺院的大門一般三門並立,即中間一個大門、兩旁各一小門,所以又稱三門殿。進入三門殿,兩旁各有一金剛,即警衛佛的夜叉神,因其手持金剛杵,所以又名“執金剛”。傳說,佛前有五百“執金剛”。 天王殿 進入三門後的第一重殿,前...
查看全部
中國少數民族的樹葬風俗
(by 04.11.2008)
樹葬是一種古老的葬式類型之一,亦稱“風葬”、“天葬”、“掛葬”、“空葬”、“懸空葬”,曾在我國東北、西南等少數民族聚集地區頗爲常見,《魏書·失韋傳》、《北吏·契丹傳》、《龍沙紀略》等史籍對此均有記述。 解放後,在上述少數民族地區仍可見到各種不同形式的樹葬。 從形式和木架結構的不同,大致可將樹葬...
查看全部
非洲旅遊的禁忌與風俗
(by 04.11.2008)
禁忌 忌諱左手打招呼 非洲大陸流行的打招呼方式爲:舉起右手、手掌向着對方,原本表示“我的手裏沒有藏石頭”,後來演變爲“沒有武器”的象徵。 其實,這種招呼方式早已在全球普遍使用,區別只是手勢的略微不同而已;可以說,這是傳達友誼最簡便、最常用的方式。 忌諱使用negro/black 在非洲,使用Black和Negro,是非常不文明的行爲。Black強...
查看全部
“過三朝”:侗族的生育大禮
(by 04.11.2008)
和漢族的“終身大事”不同,慶祝頭胎子女出生的“三朝酒”,纔是侗族人一生最盛大的慶典。所謂“三朝酒”,意指在孩子出生後第三至十天之間的一個單日所擺的酒。不論嬰兒是男是女,侗族人都會大宴賓客,舉族慶祝,因此“三朝酒”也被稱爲“過三朝”。 “三朝酒”那天,從上午9、10點鐘開始,就會有客人陸續前來道喜,...
查看全部
藏族風俗
(by 04.11.2008)
藏族的文化背景、生活習慣與漢族有很大的不同。 在稱呼藏族朋友的時候,可以在後面加一個“啦”字,“啦”是敬稱,這樣顯得尊重他,特別是初次見面的朋友,切忌直呼其名,這是很不禮貌的。到藏民家做客時,在室內要盤腿端坐,腳底不要朝着人,不要東張西望。 藏族禁忌殺生,佛教徒在這方面更爲嚴格。雖他們也喫牛羊肉,但不親手宰殺。...
查看全部
出行亞洲各國禁忌
(by 04.11.2008)
在東南亞諸國不用左手遞交東西。他們認爲左手是不乾淨的,握手時若伸出左手或以左手遞東西給對方,對方會認爲你是蔑視他,或是對他懷有惡意。因此握手或遞交東西時,必須使用右手或是用雙手爲妥。 搖頭或頭歪到一邊表示“yes”。在斯里蘭卡、印度、尼泊爾等國,人們卻以搖頭表示同意,點頭表示不同意。印度人表示贊同時,總是先把頭往左或右輕輕...
查看全部
做客苗寨講究多
(by 04.11.2008)
黔東南的苗鄉,以他們的錦衣繡裙、蘆笙舞、吊腳樓等,向世人展示着他們古樸而又神祕的民風鄉俗。 別隨便碰酒杯 如果進門不碰酒杯的話,你只是遠道而來 的尊貴客人,喝酒也只需“意思意思”即可;如果碰了酒杯,說明你已經把苗族人當成了好朋友和自家人,必須把整杯酒一飲而盡。在第一道山門前,六位穿着民族 服裝、吹奏着蘆笙的苗族小夥子站立兩旁,盛...
查看全部
維吾爾族禮俗禁忌
(by 04.11.2008)
維 吾爾族待人接物很講禮貌。路遇長者或賓朋,要恭立道旁,右手放在心口並鞠躬,手按胸部中心,向前傾斜30度,口稱“薩拉木裏孔”(祝您平安)。平時說話要 讓長者先說,走路讓長者先行,落座時讓長者坐上座。來客,全家出迎,爾後女主人托盤端上茶水敬客;老人喫飯或到別人家做客,要做“都瓦”(一種雙手摸臉的 祝福)。 去維族家庭中做客...
查看全部
蒙古族的禮俗禁忌
(by 04.11.2008)
蒙古族熱情好客,講究禮貌。他們以蒙古包爲中心的待客禮儀,主客之間都要有許多規矩,要分別遵守。 駕車在草原上遊覽或到牧民家訪問做客,行駛中路遇畜羣要早鳴笛,以使畜羣早些避開。如果在草原上遇見畜羣,汽車和行人要繞道走,不要從畜羣中穿過,否則會被認爲是對畜主的不尊重。到牧民家時要看看蒙古包附近是否栓着馬,不要貿然駛入,免得馬驚掙斷...
查看全部
◇當前一共有1 頁,共23條數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