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生活

[戶外] 出遊着裝有講究(by 04.11.2008) ◆衣服 1. 多層次穿着,一件抵三件,保暖透氣+舒適輕巧+防風擋雨 所謂“實用性+功能設計”服裝,是指集實用價值與多功能設計於一身,讓你一件可抵好幾件穿,颳風的時候可以擋風,下雨的時候可以防水,天冷的時候可以保。 相對而言,美觀與否反倒成了其次。一般來說,戶外休閒服裝產品範圍很廣,包括T恤、運動衫、休閒褲、背心、外套、風衣、夾克等...
查看全部
[戶外]怎樣在夜間估計距離 (by 04.11.2008) 夜間利用光源和聲源可以判斷距離—— ◆在1公裏以內可以看到香菸頭和火光; ◆在1.5公裏以內可以看到火柴的火光和手電筒的光亮; ◆在2公裏以內可以看到步槍射擊的火光; ◆在0.5公裏以內可以聽到人平常的談話聲; ◆在1.5公裏以內可以聽到人的呼喊聲; ◆在1公裏以內可以聽到汽車開動聲和馬蹄聲; ◆在2公裏以內可以聽到汽車的喇叭聲; ◆在5公裏以內可...
查看全部
[戶外]怎樣在旅行中科學負重 (by 04.11.2008) 外出旅遊,很多人大包小箱不少,肩扛手提之苦可想而知,爲使您負重旅行時少受勞累,現在介紹幾種方法: 1.負重方式要科學: 應採用“雙單肩挎”,就是將重物分成兩件,用長度合適的繩、帶等繫牢,前後搭在肩上,與我國褡褳的背法相似。實踐證明,這種負重方式比背、挑、手提分別能節省能量9%、29%和44%,並能騰出雙手照顧孩子、拿遞車票或提交輕物...
查看全部
[戶外]怎樣在旅遊中觀測氣象(by 04.11.2008) 觀天象    俗 話說:“雲是天氣的招牌”。偏西方出現的雲,若由遠而近,由少變多,由高而低,由薄變厚,那就預示着天氣將由晴轉陰雨。在暖季早上,天空如出現底平、突 頂、孤立的雲塊,即俗稱“饅頭雲”(淡積雲),或移速較快的白色碎積雲,天氣晴好。早晨若天空出現棉絮狀雲,天氣很可能變壞,發展成雷雨天或大風大雨天。 當你看到形如&ldq...
查看全部
[戶外]認識雪崩(by 04.11.2008) 什麼是雪崩 在積雪的山坡上,當積雪內部的內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拉引時,便向下滑動,引起大量雪體崩塌,這種自然現象就是雪崩。 雪崩是一種所有雪山都會發生的地表冰雪遷移過程,崩塌時速可達20-30米/秒,具有突然性、運動速度快、破壞力大等特點。它能摧毀森林,掩埋房屋、交通線路、通訊設施和車輛,甚至能堵截河流,還能引起山體滑坡、山...
查看全部
[登山]西藏登山需辦理的手續(by 04.11.2008) 凡要求到西藏自治區境內登山探險的所有團體和個人,可以直接向西藏自治區登山協會提出申請報告,內容應包括:攀登山峯名稱、攀登時間、攀登路線、人數以及進出路線。申請報告被批準後,應辦理以下手續: 一、在三個月之內,按規定標準繳納山峯註冊費,逾期不交者獲准的申請報告自行失效。 二、在正式實施登山計劃前,要向西藏自治區登山協會確認...
查看全部
[高原]自助遊西藏常識(by 04.11.2008) 很多旅行者對於西藏懷着一種近乎於迷信的恐懼,總想多帶些裝備來讓自己變得更安全。其實,在高原上攜帶沉重的旅行裝備是一項很大的負擔。遊西藏攜帶物品的原則是輕便、實用。 1、揹包——在夠用的前提下,到西藏旅行攜帶的行李揹包越少越好。一般45升以下的揹包就足以應付,如果參與一些野外徒步野營活動的,那麼一大一小兩個揹包也就足夠。另外...
查看全部
旅行中遭遇颱風怎麼辦(by 04.11.2008) 強 颱風會吹落高空物品,易造成砸傷砸死事故。因此,颳大風時儘量不要外出。若不得不外出,一定要着裝醒目,彎腰慢步,儘可能抓住欄杆等固定物。過橋或行走於 高處時需要彎腰慢行。在街道上行走時要特別注意高處墜落物體,千萬不要在危舊住房、工棚、臨時建築、腳手架、電線杆、樹木、廣告牌、鐵塔等容易造成傷亡的 地點避風避雨。 檢查賓館房間的門...
查看全部
[戶外]徒步穿越實戰守則(by 04.11.2008) 徒 步穿越,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主要依靠徒步行走,完成由起點到終點的裏程,其間可能會經歷山嶺、叢林、沙漠、雪原、溪流、峽谷等地貌的一種戶外活動。徒步穿越 對參與者的野外綜合技能要求較高,它集登山、攀巖、漂流、溯溪、野外生存於一體,一般要求穿越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體能 ,穩定的心理素質和道德水準,以及樂於助人的團隊精神。 一)團隊精神 ...
查看全部
[戶外]常用摩斯信號碼(by 04.11.2008) 戶外運動遇難時,可以利用反光片、信號燈、頭燈等發光物體發送求救信號。但如何發送信號,有沒有國際通用的SOS求救編碼可以簡單、快捷、準確無誤的表達險情呢? 最簡單的國際通用求救信號,就是摩斯碼。摩斯碼非常淺顯,從初學到基本掌握,半小時足夠,是戶外求救的首選。 摩斯碼可以是聲,可以是光,也可以是電波,只要能夠平穩傳輸信號,都可以使...
查看全部
[戶外]十問戶外運動(by 04.11.2008) 1.人在戶外活動中,最容易導致疲勞、四肢乏力的原因是什麼? 缺少鹽分:鹽中含有人體最主要的陽離子——鈉離子。缺乏鈉離子會導致神經肌肉興奮性下降,產生疲勞或四肢乏力的感覺。 2.在戶外活動超過72小時的情況下,人如果滴水未進(包括食物),多長時間會導致休克? 48小時:正常人如果滴水不沾,是熬不過48小時的。 3.正常的戶外活動中...
查看全部
[騎行]長途騎行指南(by 04.11.2008) 長途騎行,一般指裏程不少於1000公裏,或時長不少於一星期的騎車旅行。在進行長途騎行之前,應該作好充分的準備。硬件方面要選輛好車,並進行必要的調試;儲備常用的修理工具;帶足合適的服裝和必需品。軟件方面則需要提高騎行技術和技巧。 選車 長途騎行最好選擇專門爲長途旅行設計的27英寸平把全地貌車,這種車前後均有車架,21速,可載重150公斤(含騎行...
查看全部
[騎行]科學的騎行呼吸(by 04.11.2008) 長途的騎車旅行呼吸調整很重要,事實上大部分騎行者都會遇到喘不過氣來的情況,這其實是呼吸帶氧量不足、導致無法及時補充肌肉耗氧量的表現,從而引發一系列諸如頭暈、口乾、虛汗等症狀。 瞭解科學的呼吸理論 呼吸,看似簡單,其實包含了很大的學問。不同的運動有不同的呼吸方式,有意識的培養良好的呼吸方法,可以使運動效果事半功倍。 簡單...
查看全部
[戶外]Hiking運動技巧與裝備(by 04.11.2008) Hiking釋義 Hiking,直譯爲“徒步”或“遠足”,其實是步行、攀登、重量訓練和有氧健身的組合,屬於基本的戶外運動。和其他運動一樣,Hiking有專門的技巧和裝備。 Hiking技巧 Hiking不僅是腿部運動,還應包括全身運動。Hiking時須通過擺臂來平衡身體、調整步伐、控制節奏;運動強度的最高境界是走而不喘,脈搏 不超過120次/分鐘。Hiking時應保持肩沉...
查看全部
[戶外]什麼是生態旅遊(by 04.11.2008) 生態旅遊是近年來聽得很多的一個概念,但是其實真正瞭解的人並不是很多。那麼,什麼是生態旅遊呢。一般說來,自然旅遊和建立在可持續基礎上的旅遊,就被視爲生態旅遊。生態旅遊有利於自然保護,並使遊客從中接受到環境教育。 世界銀行環境部和生態旅遊學會給生態旅遊下的定義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區去瞭解環境的文化和自然歷史,它不會破壞自然...
查看全部
[海灘]去海邊該帶的東西(by 04.11.2008) 1、墨鏡:墨鏡是保護眼睛不受強 烈日光侵害的必需品。應該選擇重量輕、不怕摔的樹脂或者其他合成材料的運動鏡,最好是眼鏡腿配有帶子的那種;海邊的日光強烈,所以應該選擇顏色較深的茶 色、綠色鏡;UV鏡可以防紫外線、偏振鏡則可以過濾掉光線中的雜波,讓眼前的景物更加清澈。 2、防曬霜:女士們可能對防曬用品比較在行,但男士一樣需要用防曬用品保護...
查看全部
[高原]其他健康事項(by 04.11.2008) 注意保暖,高原的晝夜溫差非常大,而且早、晚氣溫偏低。一般海拔每升高1000米,溫度降低6℃,一定要注意保暖,即使在夏季也必須準備外套或毛衣。另外,保持身體的乾燥也很重要。 高原強烈的陽光和紫外線會傷害眼睛,應 準備太陽帽和墨鏡。高原有很多冰雪環境,冰雪地及水面會反射很強的太陽光,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裏將雙眼直接暴露在這種環境中...
查看全部
[高原]皮膚保養(by 04.11.2008) 造成皮膚傷害和老化的最主要原因是陽光照射。如果不想在高原中犧牲掉自己的肌膚的話,那就必須做好準備,尤其是旅行中女士。 1、戴帽子很有必要,但別把帽子帶得太緊,這樣腦門很容易長痘。 2、防曬霜可不能貪便宜,防曬係數大於15的爲佳。塗抹防曬霜十分鐘以後再出門。旅行中最好每隔一兩小時塗一次。 3、嘴脣是很容易開裂的。一定要準...
查看全部
[高原]到達高原後注意的事項(by 04.11.2008) 1、剛到高原,每個人都會感到不同程度的氣短、胸悶、呼吸困難等缺氧症狀。但這並不說明不適應高原,如果能夠正確地保護自己,2~4天後,一般都可使上述症狀好轉或消失。 2、如果是坐飛機上高原,一般高山反應的症狀會在12~14小時左右產生。所以,剛剛到高原的時候一定不要劇烈運動,而要立刻臥牀休息。否則,一旦感覺到反應就需要更多的時間來...
查看全部
[高原]進入高原途中注意事項(by 04.11.2008) 1、儘可能預備氧氣和防治急性高原病的藥物,也需備有防治感冒的藥物、抗菌素和維生素類藥物等。 2、注意準備足夠的禦寒衣服,以防受涼感冒。寒冷和呼吸道感染都有可能促發急性高原病。 3、在進入高原的途中若出現比較嚴重的高山反應症狀,應立即處理。嚴重時應吸氧。若出現嚴重的胸悶、劇烈咳嗽、呼吸困難、咳粉紅色泡沫痰,或反應遲鈍、神志淡...
查看全部
[高原]進入高原之前的準備(by 04.11.2008) 1、向有高原生活經歷的人諮詢注意事項,做到心中有數,避免無謂緊張。 2、禁止菸酒,防止上呼吸道感染。避免過於勞累,要養精蓄銳充分休息好。適當服西洋參等,以增強機體的抗缺氧能力。如有呼吸道感染,應治癒後再進入高原。 3、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克服和戰勝高原反應的靈丹妙藥。保持豁達樂觀的情緒,樹立堅強的自信心,能夠減弱高原反應帶的身...
查看全部
[高原]不適宜到西藏旅行的人(by 04.11.2008) 心、肺、腦、肝、腎有明顯的病變,以及嚴重貧血或高血壓的病人,切勿肓目進入高原。如果從未進過高原,那麼在進入高原之前,進行嚴格的體格檢查。 患有器質性疾病、嚴重貧血或重症高血壓的遊客對高原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在進入高原的初期,發生急性高原病的危險性明顯高於其他人;若在高原停留 時間過長,也較其他人易患各種慢性高原病。同時由於機...
查看全部
[登山]不要忘了護膝(by 04.11.2008) 人在下山的時候,膝關節總是處在交替屈膝負重的狀態中,這時韌帶鬆弛關節很不穩定,全靠支持帶維持,當關節有橫向位移時,極易損傷支持帶,產生細小的纖維段裂,毛細血管出血。屈膝時關節不穩定,如果受到側向外力或滑動,重心不穩,可扭傷膝關節,造成半月板損傷。 因此要注意: 不要過大的負重。 途中適當休息,以半小時到一小時爲宜,並補...
查看全部
[海灘]遊泳遇險如何自救(by 04.11.2008) 肌肉抽筋水中抽筋,首先應保持身體在水中的平衡,腿部儘量伸直,然後用手抓住腳踝,腳尖向身體方向鉤起,把腳尖儘量向自身方向扳拉,直到抽筋消失。如果抽筋過重,腿部已抽縮麻木,可一邊扳拉,一邊向岸邊遊進,也可大聲呼救。 遊進中的突然下沉此危險。在遊進當中會感覺身體突然沒勁了,然後身體下沉。一定要保持冷靜,可在身體下沉時閉住呼吸,使...
查看全部
[海灘]喫海鮮注意事項(by 04.11.2008) 1、爲了減少喫海鮮引發的食物中毒,就在可靠的店鋪購買海鮮。儘量選購活的,尢其是死蟹最好不要買來喫。買新鮮鮑魚、蟶子或象拔蚌等,可用手碰一 碰,選取活的、會動的。有甲殼的海鮮,在烹調之前要用清水將其外殼刷洗乾淨。貝殼類海鮮烹煮前,在淡鹽水中浸約一小時,讓它自動吐出泥沙。 2、海鮮生喫,先冷凍再澆點兒淡鹽水。對腸道免疫功能差的人來...
查看全部
[海灘]遊泳注意事項(by 04.11.2008) 在海邊遊泳要注意潮水的時間,高潮後就將退潮,請儘量不要在退潮時遊泳,以免退潮時往迴游時體力消耗過大發生意外; 不要在非遊泳區遊泳,非遊泳區水域中水情複雜,常常有暗礁、水草、淤泥和漩流,稍有大意,就可能發生意外。因此,在下水之前一定要在當地搞好調查研究,做到心中有數,儘可能地遠離水草、暗礁、旋流和淤泥。 遊泳前勿喝酒,酒後...
查看全部
[登山]注意事項(by 04.11.2008) 登山具有竅門: 如果將攀登的山比較高或者平時較少參加攀登運動,那麼,在登山之前利用10—20分鐘做一些肌肉伸展運動,儘量放鬆全身肌肉,這樣攀登時會覺得輕鬆許多。 向上攀登時,在每一步中都有意增添一些彈跳動作,省力。 登山時不要總往高處看,尤其是登山之初,因爲你的雙腿還沒有習慣攀登動作,往上看往往使人產生一種疲憊感。一般說,...
查看全部
[蹦極]注意事項(by 04.11.2008) 蹦極對身體素質要求較高,凡是有心,腦病史的人不能參加凡是深度近視者要慎重,因爲硬式蹦極跳下時頭朝下,人身體以9.8米/平方秒的加速度下墜,很容易腦部充血而造成視網膜脫落。 1、跳下前應充分活動身體各部位,以防扭傷或拉傷。 2、着裝要儘量簡練、合身,不要穿易飛散或兜風的衣物。 3、跳出後要注意控制身體,不要讓脖子或胳膊被彈索捲到。
查看全部
[蹦極]勇敢者遊戲(by 04.11.2008) 一根維繫生命的繩索,象鳥兒般展翅,作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投身,這就是勇敢者的遊戲——-目前戶外活動中最具刺激度的蹦極。 蹦極在國外被稱爲BUNGY,這一活動一齣現,就以其新穎刺激和極富挑戰性而吸引了各地的勇敢者。蹦極不同於人類現代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跳傘運動,蹦極的原動力,是人們試圖找尋在萬無一失的情況下與死神交臂的感覺,是對恐懼的最...
查看全部
[蹦級]花樣知多少(by 04.11.2008) 蹦極不但可以完全感受自由落體的快感,更可享受反彈失重的樂趣。蹦極運動有多種形式。 綁腰後躍式 綁腰站於跳臺上採用後躍的方式跳下,這是彈跳初學者的第一個規定基本動作。 綁腰前撲式 綁腰站於跳臺上面前撲的方式躍下。這是初學者的第一個基本動作做的另一種嘗試跳法。此種跳法近似於綁腰後躍式,但彈跳者爲面朝下,可真正感受到視覺上的刺激。 綁腳...
查看全部
[戶外]新驢注意(by 04.11.2008) 在戶外,整個團隊的速度取決於團隊中最慢的那個人的速度。作爲新參加的人,要特別注意以下: 1、和同伴是一個團隊,需要他們的協作與幫助,而也要學會付出。 2、AA不僅僅是費用均攤,一切工作、煩瑣的事情和體力勞動、風險都是均攤的。 3、保護一切自然與人文環境是每一個人的責任。帶走你的垃圾,也請儘可能帶走別人留下的垃圾。請不要在戶外...
查看全部
[戶外]不當戶外運動帶來的致命威脅(by 04.11.2008) 攀巖、攀冰、滑雪、登山、動力傘滑翔、自行車遠行、自駕車遊等一大批新的運動健身項目正成爲健身新寵。不管是傳統健身項目還是選擇新的健身項目,最值得關注的一點是運動健身時尤其要注意預防傷害,安全是運動健身的第一要素。 所有的運動健身項目都有利弊兩面性。如 果不能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在運動中不能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理的應對方式,那麼在...
查看全部
[戶外]野營如何睡的舒服(by 04.11.2008) 在戶外野營,外界環境的因素會影響睡覺的舒適度,那麼,如何才能讓自己睡的舒服呢?牢記以下幾點。 遠離不良環境——帳篷座落在舒適的位置可以增加大約30度的溫度。 營地不要選擇在溪底,因爲溪底是冷空氣聚集處,也不要紮營在山脊棱線。選擇背風面或森林處,或是運用露宿袋,或用挖雪洞的方式。 穿足夠衣物——最好帶一頂帽...
查看全部
[戶外]怎樣利用地物判定方位(by 04.11.2008) 當旅遊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時,尤其是天色陰暗,大霧迷濛荒郊野外,有些人往往會暈頭轉向,辨不清東西南北,這樣會對旅遊帶來困難,同時,也會發生危險。此時,如果無定位的專門儀器,可藉助地物來判定方向:   1.獨立的大樹通常南面枝葉茂盛,樹皮光滑;北面樹葉稀疏,樹皮粗糙。其南面,通常青草茂盛,北面較潮溼,長有青苔。   2.建築...
查看全部
◇當前一共有1 頁,共34條數據
 1